【所謂「伴君如伴虎」】
今天吃飯時,爸爸對我媽大小聲。
重點不在我爸說了什麼,或是什麼激怒他,而是他表達的方式,是那種即將大發飆開始亂砸東西的前兆,而我媽呢,只能在一旁像小媳婦一樣的拼命轉移話題,裝沒事發生,生怕真的激怒我爸,會一發不可收拾。
覺得很可怕嗎?其實我爸真的算還好,他也自認為是模範男人,因為你看,他沒什麼重大的惡習,不酗酒、不打人、不嫖不賭,每天都會準時回家吃飯,有一份穩定的工作,平常會開車載我們去任何想去的地方,說真的,他是一個很棒的爸爸,大多時候,他也是合格的丈夫。
我媽說,今天要是她有賺錢拿回家,我爸就不會這樣對她,以前她還有工作的時候就不會。
「家庭主婦也是一項職業」這個概念女性主義者喊的震天價響,卻好像怎麼喊也無法讓這些男人聽進去,他們認為自己在職場上拋頭顱灑熱血、受盡委屈,只為了養活一個家,他們認為老婆在家裡舒舒服服,她們做的家事只是不需要大腦的簡單勞動,女人打理家務根本無法和男人在公領域討生活相提並論,因此他們傾向將自己的挫折感發洩在女人身上,妻子就是最常應付丈夫的那一個,被要求、被期待做「情緒勞動」的,幾乎永遠是女人。
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,尤其是在我們上一代的女人身上,我媽媽的姊妹、鄰居,還有我朋友們的媽媽,看老公臉色是她們每天必須面對的課題。
「語言暴力」是很嚴重的問題,它沒有驗傷單,它造成的傷害卻真實存在,且不亞於任何一種形式的暴力。
「為什麼有話不能好好講?」我媽總是這樣說。
很多朋友的爸爸也有語言暴力的問題,他們不只這樣對小孩,更這樣對老婆,我常說許多男人有情緒表達障礙,這只是開玩笑的說法,真正的原因在於,他們從小沒有被教育怎麼溝通,也沒有被教育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,更沒有被教導如何面對他人的情緒,即使有,也明顯不夠。他們活在女人替他們做大量情緒勞動的世界裡,他們根本不覺得「表達情緒」是一件應該去學習的事,他們覺得那是娘兒們天生比較擅長的事。
我本來打算寫一封信給我爸,但我媽阻止了我,她說,我爸最近工作上有調動很忙,前陣子結石手術身體還是不舒服,講話口氣不好是可以理解的,我爸過沒多久後口氣漸漸變好,他每次發飆後都會表現的特別體貼,好像這樣可以減輕他亂發脾氣的罪惡感,但這完全無法減輕或掩蓋我媽必須承受不定時炸彈的事實,所謂「伴君如伴虎」,就是這麼一回事。